跳到主要內容
:::
魚素材

沉潛水面下的海藻平台能否幫助生態系統再生並提供經濟回報? (2023-12-08)

     溫室氣體吸收的熱能約有93% 儲存在海洋上層,因工業排放量增加,海洋溫度持續上升,不同水深間的溫差差異顯著而導致海洋分層,直接影響海洋生態的支持系統,包括循環、營養水平和浮游植物種群。熱能增加、分層顯著及養分循環削減的彼此作用強化,使得總體氣候影響更加明顯,科學界指出,熱帶地區處於這種影響的前線,生態系統正開始退化。

     現今,氣候基金會開發一大型藻類水產養殖系統-海洋永續養殖 (Marine permaculture),利用波浪能帶動養分上升流並大規模種植海藻。通過週期循環方式,海藻平台在晚上降低至溫躍層 (thermocline) 以下,使海藻能在夜間汲取營養,日出時則將平台升至海面,使之能吸收海表層的陽光與二氧化碳,每日平衡調節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其能吸收深水養分和表層碳的方式,從而提供真正永續的藍色碳匯。

     大型藻類在生長過程中將碳和氮儲存在生物量(Biomass)中,從而改善周圍的水質並解決因暖化而帶來之水質酸化加劇問題,也為海洋物種提供庇護所和食物,使區域能夠保留其生物多樣性。一旦海洋永續養殖平台幫助海水恢復了自然擾動的循環節律,海帶與紅藻類植物可以自然生長,海藻林就會重新出現。

     隨著非政府組織進入其試驗的第四階段,Von Herzen博士預計每公頃的開發成本將隨著其氣候協同效益的增加而降低,並表示若達到這種生產水平可能有助於改善海洋熱浪和海洋酸化等破壞性氣候趨勢,還可以徹底改變東南亞的海藻行業,使海洋永續養殖成為海洋修復的推動者。

資料來源:The Fish Site

圖片-沉潛水面下的海藻平台能否幫助生態系統再生並提供經濟回報?

*操作提示:[ESC]:關閉視窗,[↑][↓]:上下捲動
關閉